警惕采购平台等隐形壁垒 校服管理需多方共建

校服看似是一件简单的服装,实际关系着学生的健康安全、美观自信,牵动着社会各方的关注。2015年原国家四部委发布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“校服新政”)以来,中国校服行业正发生一场向善、向美的变革,越来越多的学生穿着安全、美观的品质校服行走在校园之中。但由于“校服新政”未厘清校服采购的法律主体,给少数地区留下了一定的寻租空间,出现地方保护、家长学生参与度低、“一刀切”片面化管理等问题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,代表委员代表委员结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政策思路,建议破除校服市场流通区域壁垒,防止“玻璃门”“弹簧门”等成为统一大市场堵点,让优质校服供给能在全国范围内高效自由流通。

全国人大代表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杨朝明表示,校服采购既然是老百姓掏腰包,就让老百姓用脚投票。需进一步打破存在于校服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“玻璃门”,增加学校、家长甚至学生在校服采购中的参与度与话语权,以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促进各地校服质量提升和采购公平,切实提升学生和家长的满意度。

全国人大代表、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代表认为,为更好地推动全国校服优质供给的普惠落地,可以借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思路,加大力度推动校服产业与管理的标准统一、机制统一。各地在积极构建公平开放的校服市场环境时,不仅需要积极清除不合理限价等陈旧性文件干扰,还应警惕借助采购平台干预校服采购、变相实施地方保护。

各地积极探索 营造公平开放的营商环境

近年来,教育部和相关单位高度重视,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校服管理机制,不断完善政策,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,努力保障校服质量安全、提升服装育人功能。

去年4月,江苏省教育厅发布《关于加强中小学校服管理工作的通知》(苏教备函〔2023〕2号,以下简称《通知》)。《通知》提出,在校服监管方面“各地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,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,不得存在地方保护、指定交易和行政垄断等行为”;在校服选用方面,“学校承担校服选用主体责任,建立以管理人员、家长委员会代表、教师代表、学生代表等多方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,负责选用、采购、监督等工作,其中学生和家长代表占比不低于80%”、“校服选用采购确保公开、透明,教育行政部门要全程进行监督”、“校服款式一经选用要保持相对稳定,确需变更的应征得半数以上学生家长同意”,并要求学校“制定校服着装规范和管理要求,充分发挥校服德育美育作用”。

针对当前市场交易中存在的“玻璃门”、“弹簧门”等采购乱象,《通知》规定,“严禁任何部门、单位或个人以任何理由截留、挪用、挤占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资金”,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不得违反市场原则采取“定点”“定商标”等方式干涉交易,不得通过入围方式设置备选库、名录库、资格库,不得滥用行政权力,妨碍供应商进入本地市场,限定或变相限定购买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。

校服不同于食材采购 需尊重学校特定气质文化需求

与网购食材不同,服装行业包含了从上游面料、辅料生产、到成衣加工、后道整理等多个环节工序,纺织服装产品质量需要经过实验室专业器材判断,尤其是涉及学生安全的甲醛、偶氮、PH值等看不见、摸不着的理化指标,这与大多数消费者通过产地、生产日期、肉眼观察等少数维度就能基本判断食品安全有着明显不同。且服装工程是分工专业化领域,有高度的产业集群效应,通常面辅料等原料都来自全国各地,因此要达到“全程可视”本身就存在困难,且即便“全程可视”,消费者也无法从肉眼判断这批次的产品是否符合核心质量指标。

一个学校的校服就像校歌、校徽一样,是校园文化的显性表达,因此在选购校服时,需要结合学校的治学理念、文化历史、气候特点、当地文化习俗、特色课程等制定综合方案,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或家长简单选择校服款式、颜色。

对此,杨朝明代表认为,校服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校园文化消费产品,在各地制定校服管理政策时需尊重学校特定气质文化需求,结合客观实际,避免采用简单的“一刀切”政策或机械模仿校园食品管理模式。

当前,我国教育需求与教育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向,订购校服需考虑到学生在校园生活中课堂学习、体育活动、出席仪式等不同场景的需求,还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发育特点,综合考虑面料的选择和版型的剪裁。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并非简单的价格、参数能够衡量和满足,小批量零星的增补订在订购平台上也难以及时实现,容易造成群众投诉增多。

打着“信息化”名义的直采平台、收费平台,无疑是为自由交易再加一重壁垒,以“简单粗暴”的狭隘化监管代替科学管理、以“平台直采”的技术动作替代阳光透明的家长诉求,在实际执行过程中,更易出现行政垄断、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风险。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,才能持续推动行业高效畅通,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建设,促进校服产业升级和优质供给。

“采购平台”不是万能药 做好校服采购需多方共建

从江苏、四川等地近来颁布的校服管理政策不难看出,各地主管部门在积极构建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,从而提升学生校服优质供给。而近期部分地区打着“阳光”旗帜的校服采购代收费平台反其道而行之,成为地方保护、不民主、不阳光的保护伞,是“定点”、“定商标”的变相形式。从出资人来看,此类平台仍属于政府入围代收费采购模式,即政府通过入围招标,为辖区内学校选择数家校服供应商,再由学校或家长委员会在入围名单中确认校服供应商,并通过平台收取校服款项。这种模式的初衷是运用信息化技术来确保校服采购的透明。然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,却容易变形为借入驻平台干预校服采购,保护本地校服企业的情况,甚至收取不恰当比例的校服款,损害校服企业和家长利益。

此外,仍有部分省份表面严抓严管,实则以陈旧的“限价”文件干预校服采购,变相保护本地企业,方便对外地企业“选择性设卡”。而平台向入驻企业收取费用,不仅瓜分了企业用于研发、设计的利润空间,还与“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”的目标相背。且平台上正规企业的产品被仿冒、维权难,不符合产权保护基础制度,也导致了校服产品难以跳脱低质低价的发展“怪圈”。
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与网友投稿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https://hz.dwxw1.com/6870.html

(0)
上一篇 2024年3月25日 上午10:56
下一篇 2024年3月27日 上午11:11

相关推荐

  • 迈向新未来 第十五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圆满落幕

    2024年8月9日~12日,第十五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暨2024国际龙奖IDA年会结合第26届马来西亚全国华语寿险研讨会于吉隆坡共同举办。8月12日,在马来西亚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,为期4天的大会顺利、圆满落幕! 第十五届世界华人保险大会暨2024国际龙奖IDA年会以“境由心生”为主题,旨在向全球保险精英传递一个观点——你内心的境界将决定你所看到的世界! 2…

    2024年8月13日
    0
  • 魔镜肌语登陆中国!瑞士细胞美容引全民追捧

    众所周知,瑞士是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,那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,更具备世界一流水平的医疗与生物技术,这使得瑞士护肤品成为“高品质”的代名词,像VALMONT法尔曼、La Prairie莱珀妮等国际顶奢护肤品都是原产自瑞士。中国作为全球第一的化妆品消费大国,不少瑞士本土品牌在近年来都纷纷选择拓展深耕我国市场,Lé Miroir(中文译名:魔镜肌语)便是其中一…

    资讯 2025年1月17日
    0
  • 站在行业C位,谷医堂打开健康管理服务新思路

    站在行业C位,谷医堂打开健康管理服务新思路 对于农村及贫困地区老百姓来说,由于交通因素和家庭经济条件制约,看病难致身体调理情况一直不太乐观,这也导致心理压力很大。然而,随着近年中医药产业崛起与快速发展,这种局面很快就会得到改观,以湖南谷医堂为代表的中医药企业正逐步打通农村中医诊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 记者通过查证了解到,今年1月28日,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同…

    2023年2月15日
    0
  • “颠覆”防伪技术出现!综合防伪,敢问路在何方?

    在全球化浪潮和科技革新的双重推动下,品牌产品市场竞争变得尤为激烈。目前,企业间的竞争不只局限在价格和质量上,更在于品牌影响力和消费者忠诚度的争夺。在这种高压的市场环境中,品牌保护和商品防伪的重要性日益凸显,直接关系到品牌的声誉和消费者的购买决策。 目前,品牌商通常会采取多种防伪技术叠加的策略来防止仿冒品流入市场,仔细观察市场上的商品我们可以看到,有很多产品都…

    2024年3月1日
    0
  • 王娬瑒(王淑芳)——医美界的“美颜大神”

    王娬瑒(王淑芳)拥有多年的专业经验和卓越的技术。无论您是希望进行美容整形、修复重建还是其他整形手术,王娬瑒(王淑芳)医生都能为您提供最合适的方案。 医生背景 王娬瑒(王淑芳)医生毕业于国内一所著名的医学院,并在整形外科领域获得了有效成果。她曾在一家大型医院担任整形外科医生,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。 专业知识 王娬瑒(王淑芳)医生精通各种整形手术,独创的6度无痕…

    2023年11月27日
   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