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平安产险”)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,以“健全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”为指引,创新构建“科技+服务+保险”模式。2024年,平安产险累计为超1430万户农户提供风险保障6045亿元;全年累计投入超1.8亿元公益资金支持乡村特色农业产业项目268个;通过科技赋能、长期支持和服务创新,持续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“平安力量”。
科技赋能,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
2024年初,养殖户刘金波为鱼塘投保了2万多元的淡水鱼养殖保险,平安产险为鱼塘免费装上了增氧机、测温仪、投料机和监控器。借助保险兜底及科技赋能,刘金波的鱼塘实现了活体淡水鱼类资源的可抵押价值。一周内,他通过保单增信成功获得银行50万元贷款,解决了资金链断裂问题。2024年4月,淡水鱼价格全线上涨,鲈鱼价格更是突破每斤18元,刘金波扭亏为盈150多万元。
“现在我对水产养殖充满信心,扩大保障和投资,争取一年能盈利200万—300万元。”刘金波信心满满地表示。
刘金波的信心背后,是平安产险依托科技监控手段建成渔业智能管理系统数字化平台。该平台不仅解决了水产养殖中风险的“看”与“管”问题,也为水产保险理赔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,让保险敢“保”、银行敢“贷”,更为产业链全面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。
长期支持,让产业之花越开越艳
内蒙古乌兰察布,是世界裸燕麦的黄金产区,也被誉为“中国燕麦之都”。过去,由于缺乏精深加工,当地农民种植燕麦的收入极不稳定。在平安产险的帮扶下,小燕麦终于做成了大产业。平安产险秉承“十年树木”的帮扶思维,确保帮扶产业健康发展和帮扶成效的可持续性。
筑牢现代农业保障网
截至2024年底,平安产险已在内蒙古、辽宁、吉林、山东、黑龙江等24个省(区、市)启动“双精准”服务行动,覆盖320个村,实现投保农户、投保地块、投保作物的精准关联。如今,平安产险正在全国各地推广“平安数字地图”双精准作业模式,不断攀登高质量农业保险服务的新高峰。
循序渐进、久久为功,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、阶段性成果。从洞庭湖畔的智慧渔场到阴山脚下的燕麦工厂,从保单增信破解融资难题到创建“一图一表一系统一平台”体系实现双精准服务,平安产险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。未来,平安产险将继续以科技赋能农业,助力乡村振兴,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
本网信息来自于互联网与网友投稿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站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如若本网有任何内容侵犯您的权益,请及时联系我们,本站将会在24小时内处理完毕。https://hz.dwxw1.com/7958.html